
氣浮機的類型與氣泡產生方式
發布者: 點擊:0
氣浮機作為水處理中固液分離的關鍵設備,其效能與氣泡產生方式緊密相關。不同類型的氣浮機,通過獨特的氣泡生成技術,實現懸浮物與水體的高效分離。了解這些類型及其氣泡產生機制,有助于把握氣浮機在各場景中的應用特性。
溶氣氣浮機是常見類型之一。它通過溶氣罐將空氣在高壓下溶解于水,形成過飽和溶氣水。當溶氣水經釋放器減壓進入氣浮池時,溶解的空氣迅速以微小氣泡形式析出,氣泡直徑多在10-50μm。這些均勻細小的氣泡與水中懸浮物充分接觸,依靠表面張力吸附其上,形成氣浮體上浮。
渦凹氣浮機的氣泡產生方式別具一格。設備內的葉輪高速旋轉,在葉輪周邊形成負壓區域,吸入空氣并將其切割成微小氣泡。這種方式無需額外的溶氣設備,通過機械運動直接產生氣泡,氣泡粒徑相對較大,約80-150μm。盡管氣泡尺寸大,但渦凹氣浮機產生氣泡的效率高,適用于處理大流量且懸浮物濃度不特別高的污水。
淺層氣浮機在氣泡產生上,通常結合溶氣氣浮原理。其獨特之處在于優化氣浮池結構,使池深變淺,水流停留時間縮短。在這種設計下,溶氣系統產生的微氣泡能在短時間內與懸浮物結合并上浮,避免氣泡在水中過度溶解,提高氣浮效率。
磁加載氣浮機則是在常規溶氣氣浮基礎上,向污水中投加磁性微粒。這些磁性微粒與懸浮物結合后,再吸附溶氣系統產生的微氣泡。由于磁性微粒增加了絮體密度,即便氣泡粒徑和數量無明顯變化,氣浮體也能更快上浮,實現高效分離。
氣浮機的多種類型與各具特色的氣泡產生方式,滿足了不同水質、水量的處理需求。從溶氣的精細控制到機械切割的高效產出,這些技術推動氣浮機在水處理領域持續發揮重要作用。